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陳仕緯

有了一筆錢,我該不該盡早還完房貸?(下)

已更新:2023年12月19日

上篇提到對於債務(房貸)的不同決策,對於資產累積成果有顯著差異。簡言之:「及早開始累積資產,盡量延後清償債務」,投資報酬超過債務成本的利差愈大,延續的期間越長,債務的價值愈可觀。


但關於債務Debt(信用管理),還要留意什麼呢?


信用管理的重點

一、避免&清償不良債務

若身上有循環利息10%的信用卡債,卻渴望賺取5%投資報酬,無異於口渴還要鹽水喝。所以盡量避免信用卡費只繳「最低應繳金額」,更不用說高利貸。

二、保持財務流動性

在台灣,「買房」vs「租房」是個歷久不衰的議題,但當房市充斥「再不買更貴」、「買比租划算」的訊息,讓人們恐懼房價攀升、或擔心浪費太多錢用以支付利息而過早買房,頭期款與每月房貸反而嚴重壓縮自己的生活水平。 若很早購屋,而且房子顯著升值,情況顯然會遠優於租屋,只是這情形我認為在台灣應該很難再見。但若只支付很少自備款,後續房屋市價下跌10~20%(不能排除這種可能性),會發現自己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貸款壓力沉重、變賣又立刻虧損 所以如果要買,也不要因為低利率而購買市價更高的房子。考量升息可能,寧可謹慎一些,購買經濟能力絕對負擔得起的房子。感覺富裕的最好辦法,就是住在自己負擔得起的房子裡。

三、償還房貸能力

房貸動輒 2,30 年,必須要有穩定現金流足以償還,這等同要保護自己的工作能力。除了職場競爭力外,在資產累積過程中,萬一遭遇意外、重疾、失能等可能造成資產減損的風險,透過合適的保險工具移轉就相當重要。 假若提早償還房貸,身邊流動性資產不足,當有急需時,空有一間房較難變現。以及當把更多資源投注在房子時,如果房子貶值,那會很慘。而且未來可能因小孩長大需要換屋,身邊留有更多銀彈、保持彈性是更好的。

四、有高把握度的投資策略

重點是長期而言,我們對投資期望報酬能夠高於債務成本的信心。而我們提倡的投資策略是:「全球分散、資產配置、長期投資」,至於具體細節及為何能達成,請見《投資是場尋找聖杯的遊戲?透過此原則可讓你解除焦慮、又獲得好報酬》。



結論


  • 在買房或做重大財務決策之前,務必考量財務彈性,避免因為外在因素(利率增加)或自身因素(轉換工作、多生一個小孩),讓財務陷入窘迫。

  • 思考財務議題時,必須同時考量所有理財目標,像是在考慮買房的同時(或買房後),也須考量未來需要的退休金,以免顧此失彼。


註:部分內容節錄自《舉債致富》一書


舉債致富
舉債致富

Life & Abundance ©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