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清明連假發生太魯閣號事故導致數十個家庭破碎,舉國哀慟。據新聞報導,4壽險業合計46位保戶身故,身故理賠逾9,500萬元,亦即平均每人身故保險金約206萬(不含台鐵、工程車責任保險及信用卡旅平險等)。試想,萬一罹難者是家庭中經濟支柱,這樣的理賠金額足夠嗎?遺屬不僅須面對親人突然離開的惡耗,還須面對往後的經濟重擔。
據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之壽險統計資料,民國108年投保率256%,亦即一個人有2.56張保單(人壽保險契約件數 ÷ 總人口數),保費佔可支配所得高達37.45%(總保費收入 ÷ 國民所得)。然而據108年統計,死亡給付約20萬人,每人平均身故給付57.8萬。代表保費支出過高,但身故保額偏低,若是家庭經濟支柱不幸早一步離開,保險金能支應整個家庭開銷多久?
為什麼國人保障普遍不足?
一、不瞭解保險本質
相較過往保險業發展初期,社會氛圍多認為保險推銷是在詛咒自己,或是因著人情購買。到目前國人漸有風險意識、認同保險的觀念,但不清楚萬一真的發生各種風險時,需要什麼樣的險種?以及需要多少的保障額度?
風險種類可依損失頻率及損失幅度區分為四種(如下圖),保險最能發揮作用的是屬於左上角「低頻率、損失幅度大」,也就是發生可能性小,一旦發生對自身健康、家庭財務帶來的影響和損害甚鉅,就像是重症、失能和身故。
在《錢難賺保險別亂買》一書中說明了保險本質,可簡述為:
風險是機率問題,下一秒鐘就可能發生風險。
扛不起的風險才需要保險,保大優先於保小。
保險是利用槓桿,用小錢換大保障。
保險對應的是責任,需要多少保額端視有多少責任和有多少資產。
人生扛責任是有階段性的,通常是中壯年期責任最重,也因此保險並非一買定終身。
執案過程中,也常見客戶對保險有下列迷思:
保費要領回才不浪費:無論是繳費期滿逐年還本,或是繳20年後給付120%累計總繳保費,都是常見的還本型保險。同樣身故理賠100萬,會還錢的保費一定比較貴。回歸到保險法第1條的要旨:「他方對於因不可預料,或不可抗力之事故所致之損害,負擔賠償財物之行為。」簡單來說,將保險當作是消耗品,就像是去拜拜投了香油錢不會希望拿回來,而是有個保佑,萬一事故發生時可以顯靈。
保險愈早買愈便宜:保險的萌芽是為了確保海上貿易的正常進行,萬一某艘船遭受損失,由包括船主、船上所有貨物的貨主共同分擔。白話來說就是:「一人有難,大家平攤。」演進至今,保險公司可以依照大數法則去精算不同年齡、性別和職業所應負擔的保費。愈早買保險愈便宜,是因為年輕身故機率低,愈年長機率愈高,這是精算後的正常結果,而非早買早賺到。
二、買保險過程中資訊不對稱
保險是一紙契約且相對複雜,各家商品條款、理賠範圍並不一致。一般消費者若不具保險專業,僅能就業務員提供的資訊做判斷。
保險市場在消費者端資訊是很不對稱的,多數人接受到的商品資訊可能以終身險為多。這樣的情形就像是去買車,業務員只比較汽、柴油車哪一款好,但完全不知道其實還有電動車這選項。
三、未從財務全方位角度看待買保險
多數人很少從全方位去看待單一金融工具對我們整體財務的影響。像是一般人買終身險的考量,可能是擔心年紀大沒有這樣的保障會怎麼辦?
以壽險為例,對應的是萬一自己身故時,有多少責任要承擔?比如尚未成人的子女、家裡的房貸、孝養父母等等。這樣看來,處於壯年期的夾心族責任最重,所需要的保障也更多。隨著子女漸長、父母百年後,責任反而下降,所需的保障也可隨之調降。
因此,定期型的險種相對適合多數人,一來是調整彈性比較大,只要健康,就能依照不同時期的保障需求來調整保額。另外隨著醫療技術、社會環境變化,保險的保障範圍也可能因此改變,甚至推出全新的險種(例如以前只有重大疾病險,現在有了重大傷病險);二來是相同保額下,保費相較低,能用小錢做足大保障,解決下一秒風險發生的問題。
使用定期險的配套措施是要把省下來的保費進行妥善地儲蓄和投資,等到年紀大到超過保險承保年齡或未來資產累積已足夠時,就以自有資產去承擔風險,這即是「差額理財」和「風險自留」的概念。所以無論是還本型的意外險、癌症險、醫療險,相較純粹保障型的險種,把兩者相差的保費進行有策略地投資,未來累積的錢都會比還本型保險的錢還要多。
一定要買保險?不買保險可以嗎?
有些東西是你花了錢又不想要使用到的:一個是棺材,另一個就是保險。保險就是一個存在內在矛盾的無形東西。
愈沒有錢愈需要買保險
想想看郭台銘需要買保險嗎?很多人可能說不用,因為發生風險可以用自有財富承擔,所以可以選擇買或不買。相對地,愈沒有資源的人愈需要買保險。因為財富累積不多,沒有承擔風險的能力。所謂屋漏偏逢連夜雨,可能生了一場病,家裡又有人要照顧等等,壞的狀況剛好在同時發生,負循環而萬劫不復。
先做好防守再進攻
許多人希望透過投資盡速賺到第一桶金,而忽略了保障的重要性。萬一不幸發生風險,過往累積的100萬可能根本不夠治療癌症,失能也無法照顧自己多久,甚至可能連累到家人。
保險的保障功能是其他金融工具無法取代的。拿100萬去投資要累積到200萬需要一段時間(縱使年化報酬率有7%也要8年的時間),但透過保險就能用小錢換大保障。200萬的保障可能只要數千元保費。正因為風險可能隨時發生,理財第一步就是要做足保障,以及準備一筆緊急預備金。防守先做好,才去想進攻、如何投資累積資產。
掌握「對夠好」原則,就能聰明買保險
一、對:買對險種,解決問題
首先是保障範圍要對,若擔心住院醫療、自費藥物和醫療器材(例如心臟支架、人工關節)的費用,保險卻只買手術險或骨折險,保障範圍和所擔心的範圍是不相同的,這就是買的險種不對。其次是保險金給付形式要符合需求,例如一次性給付通常優於分期給付,使用上較彈性;或是有些商品設計首年風險發生只退還所繳保費而無保障,此類商品也屬於次選項或不適合納入規劃。
二、夠:需求分析,做足保額
針對「買了許多保險但保障不夠」有個有趣的比喻,這就像是在寒冷冬天穿了五條丁字褲走在街上,穿了很多卻沒有實際禦寒效果。執案中發現許多客戶保單拿出來,意外險額度都是100萬,這其實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試想單身族和夾心族所需要的保障會是一樣的嗎?
所以保額到底「多少才夠」?並不是別人或業務員怎麼說,而是需要經過需求分析量化,考量家庭的生活型態、財務狀況(收入支出表、資產負債表),思考萬一發生身故、重大疾病和失能的狀況,我需要多少錢來照顧自己及家人?
三、好:最少的錢,買好保險
正因保險是不希望用到的,所以要花最少的錢,但又要做足保障。選擇「純保障型 + 定期型」險種比較能做到。執業以來,有高達九成五客戶過去所買的保險屬於高保費低保障型。許多人在經過完整規劃後,保障提高了,但保費卻可能下降(因為過去買了較多不合適的保險),這是許多客戶都相當詫異的。
此次太魯閣號事故再次提醒我們風險無所不在,期盼大家平安的同時,也期望人人都做好準備,即使無常真的來臨,也能讓自己或家人有更妥善的照顧,無須再擔心未來財務的問題。
若您想進一步瞭解自身保障是否足夠,並且運用保險對夠好的原則做好風險規劃,歡迎您預約諮詢,我將與您聯繫,將理財規劃的觀念和做法傳遞給您。
歡迎點擊以下了解更多:
Comenta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