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114年地政士考試國文題目:「土地是沉默的見證者」

地政士考試國文:「土地是沉默的見證者」


二、 巷弄裡穿梭來去的送貨員、社區公園裡孩童嬉戲的身影、鐵道上緩緩行駛的通勤火車……這些日常的畫面隨著時光流轉,被土地靜靜收藏。

走訪百年老屋,每一塊磚、每一根梁柱都浸潤著生活的氣息與時代的痕跡。彷彿告訴我們:那些塵封的記憶,從未真正離開,只是靜靜地沉睡在這片土地上。

土地不言語,卻牢牢記住每一道歲月的痕跡。它聽過歡笑,也承受過悲痛。為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與轉變,留下紀錄。

你如何看待人與土地之間的關係?對你而言,土地見證了什麼樣的情感或歷史?請以「土地是沉默的見證者」為題,從個人經歷、家族故事、社區變遷或文化記憶……面向切入,敘寫土地如何見證人們的生活與改變。(50 分)

地政士考試國文擬答:


土地是人類賴以維生的要素,從出生、成長、耕種、勞碌到死亡,都繫於土地上。聖經說:「你本是塵土,仍要歸於塵土」、又對亞當說:「你必終身勞苦才能從地裏得吃的。」,可見人一生便是在尋找能扎根的一片地,讓自己、家人、家族得以在上生存。


我從小在板橋長大,但爸媽老家在雲林,爸爸是跟著大伯上來;那年代都是兄長先上來打拼,等有著落後,便叫晚輩一起上來,因此大家住的近。我印象中搬過2次家,也就是住過3個地方,但都很靠近。因為爸媽是做生意的,所以都是以生意為中心去找。隨著年紀漸長,市景也有許多改變,尤其這是近10年:像是與新莊接壤的新月橋、江翠北側重劃區一幢幢的新大樓、435特區也建了許多新大樓。身為土生土長的板橋人,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每次騎機車知道怎麼鑽的小巷;陌生的是一幢幢新大樓和售價。


這些土地會知道嗎?並不知道,我卻知道。曾經有的店家卻關了,或搬到新的地方、價格卻貴了一成;曾經空的店面,開了彩券行或是夾娃娃機;曾經一片荒蕪的草地,某一天卻被草皮圍起來,再不久就開始建設。這些住在那裏的人會知道。


自己也到了而立之年,也與另一半尋找可扎根的地方。房仲說,這裡交通便利、生活機能良好、靠近學區;但是房子好舊、價格好不合理,只能說謝謝再連絡。終究等到覓得自己歸根之處,我也就成為那塊土地的所有權人了。但我真的是那塊地的所有人嗎?另一半的老家在大園,鄰居便因為航空城計畫而被徵收。可見人不見得一直是土地的主人,但地卻是長存。


一方土地一片天,我們終究會尋著扎根之處,傳道書說:「我所見為善為美的,就是人在 神賜他一生的日子吃喝,享受日光之下勞碌得來的好處,因為這是他的分。」;當一代經過一代,其上的故事我們會知道,希望下一代知道、卻是不能;但土地會知道,因為地是長存,土地是沉默的見證者。



註:地政士考試考場分配在國家考場,但沒有時鐘,只能急就章在附近買了1隻150元的小時鐘...

地政士考試當天買的錶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