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要如何達成財務自由?現實層面的五項挑戰不可輕忽!

已更新:2月2日

財務自由是近年相當火紅的單字,也常看到新聞標題《靠這幾招在3X、4X歲達成財務自由》,彷彿財務自由是值得眾人追求、渴望的目標、而且越快達成越好。然而實際情形是如何呢?那真的是我們期待的嗎?

何謂財務自由?


當我們擁有的資產產生的被動收入超過我們的生活支出,就達到了財務自由的狀態。所謂被動收入,是指金融資產產生的資本利得、配息收入;或是不動產產生的租金,本篇就金融資產進行討論。

  • 達成財務自由的兩個方向:增加被動收入&減少生活支出。

  • 影響被動收入的兩個要素:本金&投資報酬率。

積極努力的小明

舉例來說(參考下圖),如果小明希望維持每月開銷4萬元的生活水準(年支出48萬元),以投資報酬率5%計算,達成財務自由的本金需要960萬元(960萬 × 5% = 48萬)。從此這960萬元就像聚寶盆一樣生生不息,小明可以過上幸福快樂的日子……先不談故事的後續如何,來談談前面過程。


小明從小是個目標明確的人,25歲開始工作,致力要在35歲達成財務自由。假設這中間累積的錢也都是投資報酬率5%增長,意味著每年要存下約72.6萬元,加上每年生活開銷48萬元,等於年收入需要120.6萬元,換算月薪大約為8.9萬(假設年終1.5個月)。


主計處109年的家庭收支調查結果,得知平均家戶當年可支配所得為107.9萬、儲蓄為26.4萬,由此可知小明要依照這樣的計畫達成財務自由,是蠻有挑戰的。


財務自由
小明-不同投資報酬率下,所需的年收入

那更高的報酬率呢?

或許有人會認為投資報酬率5%太保守了吧?如果「每年」投資報酬率以10%設算,那麼本金規模僅需480萬元,而每月薪資僅需約5.5萬元就能達成。然而要達成每年10%的投資報酬率涉及的細節相當多,在此不詳談,僅在文末簡單提到。

省吃儉用的小華

至於小華,希望維持每月開銷2.5萬元,給自己15年時間,投資報酬率5%,換算月薪僅要4.1萬元。小華認為這比較有把握。


財務自由
小華-不同投資報酬率下,所需的年收入

看似一切美好,問題是?

就數學問題而言,這是幾個簡單的變數選擇:

  1. 降低支出。

  2. 提高收入。

  3. 延長達成目標時間。

  4. 提升投資報酬率。

就感覺問題而言,這可能是小明和小華的生活寫照和心情:

  1. 賺得很累,因為要一次到位。

  2. 過得很緊,多花一分錢都不行。

  3. 找得很勤、哪兒有獲取報酬的機會,而且時常擔心報酬的穩定程度。

實際財務面的挑戰是:

一、投資策略方式

一個我們敢將本金全數投入的投資策略與方式,並且有把握能達成目標報酬率。


二、報酬率的波動程度

然而上述試算表的報酬率都是假設,事實上很難維持相同的報酬率,所以資產規模是會變動的。第一是我們所建議的投資策略,當給予投資部位一定時間,是更有把握能夠獲取穩定的目標報酬。第二是當我們已經靠被動收入過活時,假若遭逢市場大跌,卻維持相同提領水平,可能是不夠用的。


三、實際的人生樣貌

就算沒有結婚、子女教育、買房…等財務目標,但像旅遊、進修或是與命中註定之人的相遇都是很難說得準的。財務自由假定的是未來生活水準和開銷一成不變、這是否過於簡化我們期待的人生樣貌?


四、實質購買力的下降

一般情況下,都會有通貨膨脹,因而導致被動收入的實質購買力下降(同樣的金額,但能買到的東西變少)。若以每月4萬元開銷為例,假設每年通膨2%,10年後實質購買力會下降為32,682元、20年後會降為26,704元。


五、當資產不再成長,未來的選項可能變少

當辭去工作,並將資產產生的資本利得或配息作為生活開銷,等於資產不再增長。若遭遇到上述2~4點的投資市場的大幅波動、未來生活變化及實質購買力大幅下降,我們的風險承受能力及選項可能會比持續在工作、累積專業能力的人還要少。


 

結論


「財務自由是可選擇的生活方式之一,但若要盡快達成財務自由,需要捨棄掉的生活品質或其它財務目標,是我們能接受的嗎?」所以,我們追求的是在一個時間點達成財務自由?亦或是在人生不同階段,陸續達成各項財務目標呢?


不論多愛好工作,我們終有一日會退休,屆時就是靠過往累積的資產做為退休金過活。但當財務自由變成一個口號,我猜想更可能是許多人對於漫漫一生要「多少才夠」的困惑、或是對於目前工作的倦怠,而作為一種最終解答的宣洩

若您想進一步瞭解以自身的財務情形能否達成或維持期待的生活品質,歡迎預約諮詢,我將與您聯繫,將全生涯理財規劃的觀念和做法傳遞給您。

Life & Abundance ©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