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的推移,生活中的各種變化(例如收入變動、家庭成員的增加或減少、健康狀況改變等)可能會影響我們的財務狀況與需求。就像身體需要定期健康檢查一樣,透過「財務健檢」,可以清楚了解我們自身的財務狀況,找出需要調整和改善的地方。
年底是一個理想的時機,讓我們能回顧過去一年的財務狀況,重新評估和調整財務目標,同時制定未來的財務計畫,確保它們仍然合理且可行。以下是進行年度財務健檢的五個面向可供參考。
財務健檢指標一:預算與支出
如果有記帳的習慣,檢視您每月的收入和支出相抵情形,至少能夠維持每月正結餘;如果某月有大筆開銷(如保險費、旅費),那麼至少整年收支相抵仍應為正結餘,才代表辛苦一整年而有所收穫。若沒有記帳習慣、或是希望有更好的方式,可參考本篇《結合超簡單的「記帳軟體+月現金流量表」,讓你清楚知道每個月錢跑去哪了,不再左支右絀》。
另外請仔細檢查過去一年各類別支出情況,比較實際支出與預算的差異。如果發現某些項目的花費超過預期,可能需要調整預算,以確保未來更有效地管理支出。同時,檢查我們的儲蓄和投資計畫,確保進度仍然符合我們的短、中、長期目標,或需進行調整。
財務健檢指標二:投資組合與報酬率表現
審視我們的投資組合與投資表現,確保它們與您的風險承受能力(胃酸分泌&心情跌宕程度)和投資目標一致。至於我所提倡的投資原則:「全球分散、資產配置、長期持有」,參考 MSCI World Index 指數,本年迄今報酬率約為 22.34%(計算至Nov)。
如果在投資上您花了許多時間心力,投資表現卻不如預期,可能需要重新調整您的投資組合,以確保風險分散和長期增長。同時,檢查您的投資策略是否仍然適用於當前的市場環境。
財務健檢指標三:債務情形
檢視我們的債務情形,包括信用卡債務、信貸、車貸和房貸等,確保您了解您的總債務和每月支付情形。如果可能的話,考慮提前還清高息債務(年利率超過6%以上),以減少利息支出。至於功能性債務如房貸,則建議維持每月本息攤還數額即可,細部邏輯和效益可參考《有了一筆錢,我該不該盡早清償房貸?》。
另外大環境升息加上央行實施信用管制,已購屋者須審慎評估貸款負荷;預計購屋者,則須多準備手上資金,以因應較低的可貸款成數及較高的利率。
財務健檢指標四:保險規劃
檢視自身與家人的保險覆蓋範圍與保額,確保它們仍然符合您的需求和生活狀況,以及保費是否負擔過重。如果您的家庭或財務狀況發生變化,比如生了小孩、買了房子等等,則可能需要調整您的保險計畫,以確保擁有足夠的保障。相關規劃邏輯可參考《小資族沒有錢還需要財務規劃?小心你的錢正從荷包溜走!》。
財務健檢指標五:稅務規劃
因為稅務年度是一年一算,在年底時,是檢視我們稅務狀況的好時機,確保我們最大程度地利用可用的稅收優惠和抵減。
(一)綜合所得稅
綜合所得稅方面,如果超過標準扣除額(113年度單身者為131,000元、 與配偶合併申報者為262,000元),則應就列舉扣除額項目(捐贈、保險費、醫藥及生育費、災害損失、購屋借款利息、身心障礙、教育學費及長期照顧等8項扣除額資料)蒐集檢附相關單據證明,納稅義務人於114年5月申報所得稅時適用。
另外依財政部公告,114年度之綜合所得稅免稅額、標準/列舉扣除額、課稅級距、以及所得稅之基本所得額免稅額度等,因未達應調整標準,爰免予調整。
(二)贈與稅
113年年度贈與免稅額244萬,每1位贈與人至12月31日止,不論贈與給多少人,累計贈與金額合計不超過244萬元,即可免徵贈與稅。
另外依財政部公告,114年贈與稅免稅額未達應調整標準而維持不變;課稅級距部分,114年適用的CPI較上次調整(106年)相比上漲12.42%,已達調整標準,因此按上漲程度調整,適用114年發生的贈與案件,詳細規定可參《一次了解贈與稅免稅額、扣除額和計算方式(2025年)》。
年度財務健檢是自我覺察的過程與展望
年底檢視財務計畫是回顧過去辛苦一年的成果,同時展望在新的一年,我們能夠更好地掌握財務狀況、並實現財務目標的重要一步。這些建議涵括了收支預算、投資組合、債務情形、保險規劃與稅務等多個方面,有助於全面檢視並依照您的情形調整財務計畫。
當然,身為財務顧問,我們會與客戶一同檢視上述項目。透過年度檢視服務,客戶可以追蹤檢視這一整年下來的財務成果。而當財務目標調整、或有重大變化時,則可以重新評估調整財務計畫、相關策略或投資組合配置。
若您對如何評估既有財務計畫是否妥適?或如何達成未來財務目標感到興趣,歡迎預約諮詢,我將與您聯繫,將理財規劃的觀念和做法傳遞給您。
歡迎點擊以下了解更多:
Comments